微解封在即 14個與Omicron「共存」或「清零」理由揭曉

微解封在即 14個與Omicron「共存」或「清零」理由揭曉

懦弱者的告白

让爱发光!心筑爱乐慈善音乐会支持偏乡

微解封在即!14個與Omicron「共存」或「清零」理由揭曉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)

失业男2子嗷嗷待哺妻又怀胎8月 暖警送玩具奶粉解燃眉困境

你支持共存還是清零呢?

蔓妙游蓠 小说

臺灣面臨嚴峻疫情,儘管政府宣導民衆落實實聯制、戴口罩、量體溫等防疫措施,Omicron變種病毒仍帶來不小影響力,從機場、港口等地傳染至社區,不僅國人的健康亮起紅燈,經濟產業也接連受到影響。

相比去(2021)年5月國內疫情爆發造成社會恐慌,今年因爲疫苗施打普及,加上Omicron染疫後多屬無症狀、輕症等因素,桃機清潔員、高雄港員工羣聚事件相對沒有太大影響,也讓網路出現「共存」與「清零」兩派爭論。

非常男友

今天就讓《DailyView網路溫度計》透過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一起來看網友熱議的「共存」、「清零」14個主要原因吧!

共存的理由

贫乳翘臀兽娘女子高中生百合录

No.5 疫苗施打率相較去年普及

2021年5月本土疫情嚴重爆發,受萬華茶藝館羣聚事件影響,19日將三級警戒從雙北地區延伸至全國,造成超市與賣場涌現搶購物資人潮,禁止內用的措施也導致許多店家面臨經濟困頓、倒閉收攤等危機。

當時因爲疫苗仍須依照資格先後順序施打,也讓民衆擔憂在沒有保護力的情況下染疫,今年疫苗量充足,加上全臺約有八成民衆已完整接種2劑疫苗,讓部分網友認爲可以接受與病毒「共存」,「關鍵還是疫苗普及了,兩劑以上自愈率就高了」、「疫苗可降低重症發生機率」。

No.4 臺灣人自主防疫意識較強

臺灣在2003年驚傳SARS疫情,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和平院區隨即被下令進行封院處置,造成全臺共有346人染疫、73人死亡,帶給國人極爲沈痛的歷史教育。

有鑿於SARS的前車之鑑,臺灣在2021年時能夠比起其他國家民衆提早戴上口罩、維持社交距離,並且能夠自主落實實聯制的動作,確實圍堵COVID-19病毒擴散,也讓國外媒體對臺灣自主防疫成效敬畏三分,有網友便認爲自主防疫可考慮和病毒共存,「物理防禦口罩、消毒做好做滿,就已經有一層保護了」。

No.3 每年可能面臨不同變種病毒

黑八奇迹!热火抢7灭绿军4-3进总决赛 历史第2队

從COVID-19疫情傳播至今,已延伸出發源於印度的Delta與南非的Omicron變異株,雖然許多染疫者已完整施打兩劑疫苗,仍有突破性感染個案發生,也讓不少民衆懷疑未來是否會有更強的變異株產生,導致疫苗保護力減弱。

有網友表示,「病毒會一直變種,防完這個Omicron,那下個變種病毒出來大家又要緊張,這個循環到底還要經歷幾次?」、「現在來個Omicron下次來個popcorn是要隔離幾年」、「打100針莫德納也是會中,病毒一直在變化」,認爲與病毒共存纔是解決之道。

No.2 Omicron多爲無症狀或輕症

Omicron相比一般得到COVID-19的病患症狀來得輕微,常見症狀如流鼻水、頭痛、疲倦、打噴嚏及喉嚨痛等,較少有嗅味覺喪失或重症的情況出現,有些人甚至「無症狀」感染,加上Omicron特徵類似感冒、流感,民衆也很難辨別自己是否有染疫情形,造成疫調速度比不上傳染速度。

有網友認爲Omicron有流感化的趨勢,認爲可用共存方式對抗疫情,「流感都沒在鎖國隔離了,現在這樣鎖國防疫才奇怪」、「跟小感冒差不多」、「輕症感染後又防重症,感覺不差」、「病情還根打疫苗副作用差不多」。

工研院课程资讯-AI人工智慧系列 团报享优惠

No.1 減少浪費醫療資源

有網友曾在網路論壇討論「爲什麼醫生們、護士們幾乎都開始轉向共存派」的原因,透露不少第一線醫護人員爲避免將病毒帶給家人,時常在外面睡旅館,「事實上病毒本來就隨時可能突然出現在你我身邊,我哪知道我面前這個病人會不會爸爸是機師?」該網友也認爲未來終將與病毒共存生活。

云林县重金礼聘「小组长」 国语文竞赛六都以外特优与优等最多

绝对会变成兄弟情的世界VS绝对不想组CP的男人

其他網友則分享「去年五月大家都還沒打疫苗,今年大家在打第三劑了,心理安全感差很多吧?醫護還是要小心,畢竟即使是輕症,也還是要請假休養,人一多會影響醫療量能的」、「醫護第一線面對的威脅是最實際的」、「本來就是這樣,總不可能一輩子恐慌吧」、「不要讓過時的SOP搞死醫護,我只能這樣奢求」。

清零的理由

No.5 Omicron確診者有後遺症機會

雖然Omicron染疫者多爲無症狀或輕症,但讓網友存有疑慮的部分還包含Omicron的後遺症「腦霧」,也就是「認知機能障礙」,例如失憶、思緒混亂、注意力不集中、頭暈等情況。

有網友認爲應該要嘗試清零,並擔心表示「一堆人說只是輕症有什麼好怕…是我我不會想賭自己會不會重症、有後遺症」、「當然是清零,誰知道感染後會不會有後遺症」。

baby晒剧照宣传《尘缘》,绝世容颜受追捧,演技精湛赢赞赏

No.4 對去年國內疫情爆發有陰影

去年5月臺灣本土疫情爆發,不僅重挫國內民生經濟,也讓民衆人心惶惶,加上每日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,新增「校正迴歸」數字,單日破百例確診也讓國人深怕出門會有染疫的風險。

網友在面對Omicron疫情也紛紛表示「唯一支持清零,小感冒你OK你先得」、「我覺得臺灣還是有本錢清零」、「當然清零,現在守一個月後要共存,那現在被抓去隔離浪費生命是關假的?」

热门股-系统电 双引擎带动营收

No.3 現階段疫調隔離就能清零

在疫情迅速擴散至本土之際,行政院推出「1922防疫實聯制」,民衆若走訪公共場所或搭乘大衆運輸時,須依照規定掃描QR Code或使用紙本登記,確診者可根據實聯制追蹤相關足跡,並匡列接觸者進行採檢與隔離措施。

有網友覺得現階段疫調隔離能阻擋病毒擴散,認爲實聯制「有備無患」,「疫苗接種普及前隨手做,以免疫情又爆找不到源頭」、「西堤事件不就證明有意義了嗎」。

No.2 做好防疫措施就有清零可能

居家照护防疫保单赔不赔?金管会拍板:比照住院理赔

有鑑於日前面對Delta病毒本土防疫成功,不少網友也認爲臺灣「做好防疫措施就有清零的機會」,例如外出戴上口罩、勤洗手,公共場所進行定時消毒,民衆儘量減少羣聚機會,外出時做好實聯制等,就能大幅降低染疫的機會。

有網友另表達自身看法,「可以的話當然清零」、「還有機會就清零,不必自我放棄吧」、「如果說臺灣已經像那些國家一樣沒救了,那肯定是跟他們一樣選擇啊!但是現在說共存太急了」、「能選的話絕對清零,共存還是要防疫很不自由」。

No.1 Omicron傳染力強、確診率高

《国际油价》前景担忧 原油期货连4黑

相較於去年流行的新冠疫情,今年Omicron變異株的特點爲「症狀輕微、傳染力強」,也導致確診者不容易察覺身體發出的警訊,等到前往快篩站或醫療院所採檢時爲時已晚,必須匡列更多足跡圍堵疫情。

網友對於Omicron病毒也希望能透過清零策略防堵疫情,「希望大家迴歸初心,用一開始面對未知病毒時的審慎防疫心態與行爲,保護臺灣、保護家人、保護醫護人員、保護自己」、「支持清零,國外就是一直覺得可以共存,所以導致越傳越多、變異越來越多」。

「数小时内」伊军将全面收复摩苏尔

【網路溫度計調查結果之圖文,未經授權請勿轉載、改寫】

分析說明:

本研究資料由《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》提供,分析時間範圍爲2021年02月11日至2022年02月10日,共1年。

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,包括各大新聞頻道、社羣平臺、討論區及部落格等,針對討論『Omicron共存、清零』相關文本進行分析,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,作爲本分析依據。

操盘心法-量能萎缩 不宜过度追价

本文所調查之結果,非參考投票、民調、網路問卷等資料,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,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。

本篇分析報告使用「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」